好梦小站。

图片日记072:吃饱喝足的时候,会怀念野餐(组照)

       脚在什么时候可以放到饭桌上?    

       野餐是很多人从小就向往并不断去尝试的一种生存游戏。这种大概脱胎于农忙时节以大地为餐台的进餐仪式,自上学时期的春秋郊游一直演变到今日各种以泡妞为宏旨的徒步、野营等方式,都离不开野外风餐。但有人甚至将拓展也归为此类。


草坪上打边炉,火源从何而来?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       中学时,学校组织去一处风景壮丽的小山沟游玩,饮食自备。从出发开始,我们几个就盯上了老师们带的几桶全鸡罐头,一种类似蓝罐曲奇那样大小的圆形马口铁盒,里面是一整只连骨架都可以吃掉的蒸鸡,如果饿急眼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午餐时分,通过一番细致地观察,现场拟定了几个行动方案,权衡了利弊优劣,以及进行了风险评估,最终趁手忙脚乱的老师们不备,利用地形本身的坡度和罐头的形状,协同分工悄悄“滚”出了一桶。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好物理的重要性了。

       躲在坡下隐秘处,听到老师们在头顶大呼小叫地寻找罐头和相互埋怨,我们兴奋得争抢着那可怜的罐头,几只油汪汪脏兮兮的手掌在铁盒里翻飞,几乎每个人都在慌乱和狂喜中咬到了舌头。

       那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一次罐头,其实也没有吃到几块,毕竟狼多肉少。可能这种窃取的快感对于味觉感官和心理映射有放大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冯梦龙说的“偷不如偷不着”,大概和这种境界相近吧。


新能源汽车还可以这样物尽其用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电磁炉的电源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       人类仿佛天生就有毁尸灭迹的原始本能,我们用罐头盒做铲,刨了一个坑,掩埋罪证。但那种重油重盐的罐头工艺,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我们满嘴的鸡味。那天下午我们四下躲着老师,生怕被抓到问话。


发个朋友圈⬆️(Gabriel Shear)


        人们对于野餐的兴趣,可能也和忆苦思甜有关,毕竟置身于完全不同于户内的环境,不再有任何熟悉的种种便利,一切都要力求伪装得像是荒野求生那么回事,但也没有了那些禁锢与约束。

       除了野餐垫,到处都是厕所。


开锅,激起了整个草坪的“公愤”⬆️(Gabriel Shear)

       虽然食物大都是从超市购买,甚至手机信号时刻提醒这还是在城市之内。但偶尔跑到荒郊野外,体验一下埋锅造饭的野战生活,体验一种与平日完全有别的生活节奏,发发朋友圈,倒是也能获得一些心理的异样满足。

       但连着吃几天呢?那应该是真的犯病了。


假日️很多人选择野餐露营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       我留意这一大家子从头到尾操持晚饭的全过程,直到诱人的雾气开始发威,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。


一条风筝线犀利划过,仿佛将天空从中劈开⬆️ 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太不像话了,我站在旁边看了这么久,他们居然也不肯请我一起吃。(GS)

评论

© 一日一图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