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梦小站。

图片日记065: :可以装进肚子带回家的桂林山水

       阳朔兴坪是世界喀斯特地貌顶级博物馆的所在地,也是地球的其中一个入口。

小镇并不算大,但也开通了高铁,便于吞吐货物似的装卸输送世界各地的游人,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全球级旅游资源中,阳朔乃至兴坪,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。

 

人们一般来到兴坪,都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人群挪动,行进缓慢如粘稠岩浆,走走停停,生怕一不小心就凝固。镇子就那么一条主路,所以很好走,大家都去往一个目的地:竹排码头,这里是水上观赏十里画廊的第一站,始发站和终点站都在此处。

人和车在经过一座危桥后,慢慢地就会接近每个人都熟悉的画面,甚至被印在了货币和伪钞上。

那里是初来乍到客人的通常选项。

 

也可以在回头原路折返时逛逛小镇,尽头有一座菜市场,里面都是供应本地人的肉菜五谷,不见任何景点都能见到的义乌小商品,有的只是最寻常不过的地道食材,如晾干后捆成一束束的米线,当地人的主食之一种,不同于米粉店里卖给游客的那些。

这是一块尚未被旅游文化破坏的不毛之地。

不过有些食物也是罕见,大概属于当地饮食文化的特色。


某肉档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某肉档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
某饭馆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       

市场里有多档狗肉摊,仔细瞅了瞅,未发现宠物身形,都是土狗的尸身,宰杀放血后,再用喷灯炙烤,为了褪毛,所以通体呈古铜色,也有些城里人热衷去灯箱里花钱买这种肤色。



某饭馆活招牌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街头也有狗肉馆,招牌明目张胆,内容触目惊心,这种满大街门前不挂羊头也敢卖狗肉的,中国至少还有一个地方,在北方。



这位师傅姓康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市场里的早餐档,白天也在营业,虽然下午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吃早餐。

档口供应的是一种叫作恭城油茶的小吃,在后半夜的阳朔街头甚至都见过,据说酒后来一份烫嘴的油茶很醒酒,估计是被烫醒的。

第一次吃油茶印象尤佳,碗里会提前放入爆米花等辅料,舀一瓢滚汤淋入,配上不知名的油炸面制品,蘸食,满嘴油花,回甘无穷。

当地人有个形象的叫法:广西早茶。



兴坪古镇菜市场内的质朴油茶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
油茶里有爆米花和葱花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所以再去阳朔,顺道拐进了邻近的恭城,为了去原产地体验,特意寻了间当地数一数二的老店。

就像每一家的番茄炒蛋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口味或手艺偏好,很难去断言孰优孰劣,只要不是大逆不道有违天理,就都在尚可接受的范围内。但台湾某眼镜名厨的东北乱炖式做法除外。


恭城油茶也是这样。

与在兴坪菜市场小档口的吃法不同,店里给了一口盛有油茶的钢盆,置于电磁炉上文武火轮番上阵,碗内不见爆米花,也没有炸物果腹,要亲自去到厨房挑选,有点心和各种酿(ráng,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中说过这个字在字典里没有,报菜名的相声名段里读作二声,音瓤)菜选择,但那天去的晚,酿菜所剩无几。


种类繁多的油炸点心佐以油茶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一碟碟端上桌来,按个人喜好和饥渴程度拣食,这倒是与早茶有几分相似,饮饮食食,一坐半晌,不过这种吃法更像正餐。

从碟中转移到肚内的点心、酿菜像是一座座凸起于平原谷地的峰峦,盆内咕咕作响雾气缭绕的油茶有如绕行千峰万岭的一汪碧水,窗外早已让人麻木不觉的熔岩山水,搬上了餐桌,终令人有了欲望。

一餐饭的工夫,山山水水就这样从田野美学化为了腹内峰谷。


甜食。碗内即为恭城油茶⬆️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
阳朔日落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店内显然鲜有游人光顾,与本地老饕的轻车熟路不同,后厨的大婶们因为还要去指导客人如何挑选小食,于是显得兴味盎然,甚是好奇,不时从门后探头,接着是一阵七嘴八舌的笑声。

临近下班午休时间,热心人还特地过来叮嘱如还需要吃什么,速取。

点心多为糯米混食油制成,几碗汤下去,愈发膨胀。

再也装不下去。



阳朔画卷中劳作的农妇⬆️ (摄影:Gabriel Shear)


        同属广西的友人却对这美食完全提不起兴趣,觉得无味且无趣,就像他对桂林山水的态度一样,但那里的女孩子例外。

评论

© 一日一图 | Powered by LOFTER